随着瑞典于3月7日正式加入北约,该组织,正在悄无声息地完成一项令人恐怖的成就
自瑞典王国于公元十一世纪成型以来,整个北欧地区第一次被完整地纳入同一个军事组织当中,而在上一次有人接近这一成就的时候,俄罗斯所面临的,是一场关乎其生死存亡的战争
事实上,俄罗斯的诞生,就同北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而自俄罗斯建立以来,北欧威胁,一直是横亘在历代俄罗斯统治者头上的一把利刃
因为同俄罗斯的斯拉夫人比起来,北欧的诺斯人,才是真正的,“战斗民族”
战斗民族
在今天,俄罗斯人已经垄断了所谓“战斗民族”这个词,然而让欧洲人自己来讲的话,来自北欧的“维京人”,才是欧洲所公认的战斗民族

维京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民族的名称,而是北欧原住民诺斯人中,对那些喜欢出海冒险的人的称呼
这些人早在公元八世纪,就从北欧出发,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对外征服之路,他们或在陆地上穿过广阔的东欧平原,直达西亚;或在海上乘坐龙头战船,武装“造访”所能到达的任何西欧城市
维京人出走北欧的三百年,被如今的欧洲人称之为“维京时代”,这些出走的维京人,除了将大量劫掠而来的财宝运送回北欧之外,还利用上面的方式,建立起大量拥有北欧血统的国家
而维京人展现出的惊人战斗力,不仅令欧洲各民族心生忌惮,同时也让那些生活在压迫之下的弱小民族极其仰慕
一些被奴役的民族认为,主动引入维京血统不仅不是耻辱的事情,还是让本民族走向强大的捷径

于是在公元9世纪,一位选择通过陆路前往东欧平原冒险的维京人,被东斯拉夫人推举为首领,而这位维京人,正是现代俄罗斯的历史源头
俄国祖宗
因“维京”的原意,同海盗息息相关,因此通过陆路离开北欧进行冒险的维京人,在东欧平原上则被称为“瓦良格”人
这些人凶猛善战,不畏死亡,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被当时的拜占庭皇帝看中,以“瓦良格卫队”的身份为皇帝效力
对于那些仰慕拜占庭东正教文化的民族而言,东正教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寄托,瓦良格人则是他们心目中的武力巅峰
于是在公元862年,当一个瓦良格人小头目在东欧平原上,杀死了一个斯拉夫人酋长之后,当地的斯拉夫人们受够了被欺负的日子,要求这位小头目留下来,成为他们新的部落酋长
这个小头目名为留里克,在听闻了斯拉夫人的要求后,他欣然同意,并率领此地的斯拉夫人向外扩张,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公国

留里克死后,指定另一位北欧血统的瓦良格人奥列格继承他的位置,奥列格也不负众望地继续带领斯拉夫人们进行扩张,并建立了更加庞大的基辅罗斯大公国
为了表示对留里克的尊重,奥列格在死后将大公的位置还给了留里克的儿子伊戈尔,因有留里克的血脉,伊戈尔此后统治的国家被称为“留里克王朝”
1547年,留里克王朝的直系继承者伊凡四世在莫斯科加冕为全俄罗斯沙皇,伊凡四世所建立起的国家,正是今天的俄罗斯
北方霸主
实际上,直至今日,俄罗斯的统治阶级中,依然有着相当浓厚的北欧血统,然而在北欧人带领斯拉夫人建立俄罗斯的同时,没有离开故乡的那些北欧人又在干什么?
答案是,那些留在原地的北欧人,正在创建一个以武力见长的北欧帝国

随着西欧开始广泛修建拥有防御功能的城堡,维京人出海劫掠的收益逐渐变得低下,于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左右,北欧原住民开始放弃出海劫掠,选择利用此前几百年抢来的金钱,投资建设自己的国家
此时的北欧因面积广袤,人口分布又极为分散,因此并未统一,而是形成了挪威、瑞典、与丹麦三个各自独立的王国
虽然三个王国在十四世纪时曾短暂联合为“卡尔玛联盟”,但是已经同西欧融合的丹麦看不上北方的穷亲戚,1523年,瑞典与丹麦分道扬镳,联盟宣告解散
在别的故事里,解体往往意味着衰落的开始,但是对北欧人而言,单干往往是传奇的开始
在离开了卡尔玛联盟之后,瑞典仿佛血脉觉醒一样,同时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张,他们先是击败了老东家丹麦,获得了一部分挪威以及波罗的海南岸的数个据点
又在东方深入芬兰地区,并多次吊打了尚处于崛起过程当中的俄罗斯,统治了如今的芬兰南部以及波罗的海三国

在十七世纪初,瑞典的国力达到巅峰,此时的瑞典帝国不仅是北欧的绝对强权,还同法国结盟,积极介入西欧局势,而此时的俄罗斯,只是一个东欧平原上庞大且落后的原始国家
不过瑞典在日后的衰落,不仅同俄罗斯的崛起息息相关,其衰落原因,也与在面对俄罗斯时的一个致命缺陷,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
进入沉睡
十七世纪的瑞典与俄罗斯都是北欧人统治的国家,不过他们的区别除了一个是原住民,而另一个是流浪汉之外,在瑞典,北欧人统治着北欧人;而在俄罗斯,北欧人却统治着斯拉夫人
虽然北欧人论单人战斗力远强于斯拉夫人,然而因北欧恶劣的自然环境,北欧人的数量自始至终,都远少于斯拉夫人
对于俄罗斯而言,如果战败,再回去重新集结部队就可以了,然而对于当初的瑞典而言,每阵亡一位士兵,对于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损失

因此在同俄罗斯的战争中,瑞典一直是输不起的那方,可是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
1700年,为了再一次挑战瑞典的波罗的海霸权,俄国大帝彼得一世同瑞典宣战,而战争一开始的走向同之前的俄瑞冲突并无不同
瑞典人从北方南下,一路连战连胜,瑞典军队在卡尔十二世的率领下,居然从北欧追赶俄罗斯军队数千公里,一直追击到乌克兰东部、黑海北岸的波尔塔瓦
然而这正中彼得一世下怀,长途奔袭的瑞典军队没有料到俄国人以逸待劳,在波尔塔瓦全军覆没,在解决了瑞典之后,俄罗斯才真正走上快速崛起的道路,并逐渐成长为世界级强权
而人口稀少的瑞典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,曾经压着俄罗斯打的瑞典帝国轰然解体,沦为二流国家的瑞典,也不得不走上中立的道路
选择中立
十八世纪初的战败让瑞典失去了波罗的海霸权,认识到体量不足以称霸北欧之后,瑞典停止了对外扩张的道路
而俄国人直到1809年从瑞典身上撕下芬兰之后,才放过这个远房亲戚,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,俄国人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
芬兰在当初脱离瑞典,是俄国逼迫下的结果,等到俄罗斯帝国解体的时候,芬兰火速通过了独立宣言,成为了新生的苏联西北方向的一个独立国家
此时距离当年俄国被瑞典吊打的历史,已经过去了近五百年,在苏联人眼里,他们的俄罗斯祖先能击败瑞典,那么拿下芬兰这块“瑞典边角料”,自然也是不在话下
然而事实证明,俄罗斯人完全低估了北欧人的战斗力,1939年,苏联同芬兰之间爆发了一场新的战争,虽然芬兰最终战败,但是却在战场上打出了将近6比1的交换比
芬兰的强大战斗力不仅震惊了苏联,还让全世界都深感意外,而瑞典作为一个全面加强版“芬兰”,也因为苏芬战争中芬兰的表现,再次收获了全世界对其中立的尊重
如果说有些国家宣布中立,是弱小下无奈的选择躺平,而瑞典近三百年的中立,则是强者在意识到无法彻底征服对手之后,选择息事宁人,过好自己的日子
在冷战中,同为北欧国家,但已经逐渐西欧化的丹麦、挪威与冰岛,在北约成立的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加入

而有自信保卫自己,并已经让超级大国相信入侵得不偿失的芬兰与瑞典,则自始至终,对北约和华约都不感兴趣
尾声
在冷战时期,北约与华约中间基本不存在缓冲区一说,不管是在东西德还是在土耳其,北约与华约的控制范围,都是紧密相连的
然而在漫长对峙线末端的北欧地区,却出现了瑞典与芬兰这两个巨大的漏洞,不得不说,同瑞典自身的强大有着深深的关系
然而瑞典选择中立其实是一个两方面的考量,不仅其他人认为入侵瑞典得不偿失,瑞典自己,也相信当前环境下瑞典也无法挑战真正的强国
可是在苏联解体之后,瑞典的姿态,开始出现了有趣的变化,1995年,瑞典拉着芬兰加入了欧盟,并开始以北欧老大的身份,对欧盟中的北欧国家施加更大的影响
加入欧盟,实际上意味着瑞典已经开始放弃中立政策,而下一步,则是何时在军事上重新武装


自1990年开始,瑞典在后冷战时期的军费上升幅度远快于其他欧洲国家,而俄乌战争的爆发则给了瑞典重新武装的借口
瑞典拉着芬兰加入北约,实际上是瑞典试图重返军事大国的起点,在瑞典于去年9月拿出的新的全年预算当中,瑞典2024年的军费相较于2020年,已经翻了整整一倍
随着瑞典的重新武装,俄国是否会回想起当初被瑞典帝国支配的恐惧,关注历史微鉴,我们日后再见